嗨,朋友们好!今天给各位分享的是关于斑节对虾的详细解答内容,本文将提供全面的知识点,希望能够帮到你!

斑节对虾的防治病害有哪些

真菌在对虾育苗期的危害性较大,可引起幼体的急性死亡,24 -48h内,死亡率可达100%。对虾真菌性疾病防治方法 ①制霉菌素2-3ppm.可预防该病的发生。

斑节对虾,斑节对虾图片  第1张

养殖对虾的常见细菌病有红腿病、鳃类疾病(烂鳃、黄鳃及黑鳃)、烂眼病、褐斑病(甲壳溃疡病)、肠炎病。预防细菌病的方法如下:(1)虾池在放养前彻底清塘,进水后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剂消毒虾池。

防止经常打捞小龙虾,以防过多打扰小龙虾,造成过激反应。前期没有突出病症,仅仅非常少主题活动、行为迟缓、显著降低进食。

病虾溃疡处的四周沉淀大量黑色素,并迅速扩大,形成黑斑。致病菌可从伤口侵入虾体内,使虾感染死亡。

不重视肥水和养水。有些养殖户在放苗前不注重肥水培藻,放苗后不重视养水,致使池水缺乏有益藻类,水体光合作用弱,溶解氧长期偏低,pH值不稳定,二氧化碳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积聚过多,从而损害对虾鳃部。

斑节对虾,斑节对虾图片  第2张

病害防治 南美白对虾在养殖时应贯彻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原则,做到无病先防、有病早治。从池塘、水质、苗种、饵料及日常管理等方面把好关,杜绝疾病的发生。放苗前做好清塘消毒工作,放苗后定期进行水体消毒。

斑节对虾有没有肝孢虫害

1、有寄生虫。河里和海里的生物都是都寄生虫的,经过液氮速冻和深冻等方式杀虫,含有寄生虫的可能性就低。

2、不是。根据查询中国养殖网,对虾肝肠孢虫是寄生于南美白对虾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虫子,是一种寄生虫,不是细菌,肝肠孢虫全称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,因其主要侵入虾的肝脏,故简称虾肝肠孢虫。

3、病因:由MBV杆状病毒感染引起,造成对虾肝、胰脏破坏,使之变白、萎缩或肿胀腐烂。 症状:厌食、不脱皮,生长缓慢,外观无特殊病状,一个月左右的幼虾易被感染,死亡率高达100%。 防治:同“白斑病”。 处理:同“白斑病”。

斑节对虾,斑节对虾图片  第3张

4、温度对孢子虫影响不大,所以低温对他没影响。肠道上皮细胞微孢子虫是一种很小的孢子虫,属于原虫的一种,体长不到1m。

斑节对虾养殖技术

1、斑节对虾底栖息习性较为明显,所以底质的好坏直接决定养殖的成败,对于底质的处理就显得至关重要。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养虾,是对虾养殖技术的重大突破,它在改良底质中起重要作用。有益细菌进入虾池后,迅速繁殖成为优势菌种。

2、斑节对虾最适合水温为25~32℃,20℃以下摄食明显减少,13℃以下即冻死。广盐性,适应盐度范围在5~30‰,以15~25‰最适,低盐度生长相对较快。杂食性,对饵料中蛋白质要求不高。其耐干和耐低氧能力强。

3、尽量避免在酸性或潜在酸性土壤、渗漏大的土层或烂泥地段建虾池。要求水源无污染,水质盐度为10~30,pH8~2,溶解氧5毫克/升以上为宜。

4、培养好基础饵料 通过人工施肥的办法,繁殖水中的浮游植物,进而繁殖浮游动物和小型的底栖动物,以适应对虾摄食的需要,这是养虾过程中特别是早期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。

5、斑节对虾 班节对虾养殖技术多少万一亩 请生态习性 斑节对虾喜栖息于沙泥或泥沙底质,一般白天潜底不动,傍晚食欲最强,开始频繁的觅食活动。 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5~25,而且越接近10生长越快。

6、盐碱地池塘养殖斑节对虾,主要有混养和精养两种模式。由于盐碱水质的特殊性,存在较大的风险,在对斑节对虾精养时,必须严格掌握虾苗投放量,不主张高密度的精养模式,虾苗投放量以5万~2万尾/亩为宜。

斑节虾养殖方法

1、清池消毒新挖的虾池,应及早放水浸泡,待池中的pH值稳定后再消毒;而对于旧虾池,则在收虾后,就应将池内积水排净,封闸晒池,并清除池中污泥和杂草,再消毒。目前用于消毒的药物主要有茶子饼、生石灰等。

2、斑节虾为当前世界上养殖最普遍的品种,在养殖的时候需要用海水养殖。将海水经过砂滤池过滤后再经1000目过滤袋过滤到已经消毒的培育池内,控制水位0.8到1m,微量充气,水温控制在27到29°C,盐度与原孵化环境盐度基本一致。

3、斑节虾需要海水养殖,因为斑节虾属于咸水类,淡水养殖不利于其生长,所以需要海水养殖,在养殖的过程中,需要选择废弃的池塘作为养殖场所,然后即可将生长健康的虾苗放入其中,后期管理时,需要定期换水加水,保证水质的干净。

以上内容就是解答有关斑节对虾的详细内容了,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解决一些疑惑,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反馈,谢谢阅读。